11月14日至15日,安徽省高校生态环境类学科高峰论坛暨“华骐-蓝必盛杯”大学生生态环境类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芜湖举行。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负责人及环境科学专业部分骨干教师参会交流,5支学生参赛队伍在决赛中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在11月14日举办的高峰论坛中,来自全省各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生态环境类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期间,环境科学专业教师陈然博士作了题为“光催化降解水中抗生素同步产氢”的汇报,分享了我校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

我校自10月启动校赛,历经初赛、网络评审等环节,11支团队成功晋级复赛,最终5支队伍与来自其他21所高校的80个团队会师决赛。决赛现场,经路演、答辩、专家质询等环节的激烈角逐,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洪新华老师指导的作品《耦合立体遥感与生态碳模式的森林碳汇评估—以山东省昆嵛山为例》荣获大赛特等奖。化学与化工学院王澍、兰艳素、孙银宇和孙光映等老师指导的作品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此外,我校学子还获得三等奖6项。
本次活动由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环境类专业合作委员会主办,安徽工程大学承办。此次论坛与大赛为我校生态环境类学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契机,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学术水平。
撰稿、摄影:洪新华、马明海;责任编辑:赵睛;审核;万顺利 汪家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