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协办第三届徽学学术大会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11-08浏览次数:29

11月7日下午,第三届徽学学术大会在黄山开幕。省委书记梁言顺讲话并宣布开幕,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雪松出席并讲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三雄主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单向前出席。

11月8日上午,第三届徽学学术大会“我眼中的徽州与徽州文化”大学生征文颁奖典礼在我校文博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刘力,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小明,黄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卓琪,省社科联秘书长韩修良,黄山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汪明洁,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总支书记张鑫出席典礼。获奖学生代表、黄山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典礼。典礼由张小明主持。

刘力在致辞中向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及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获奖同学致以诚挚的祝贺,向指导老师和评审专家表达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及徽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学校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搭建更广阔的学术平台,支持大家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将传统与时代相贯通。期待与各位领导、专家、同学们一道,共同推动徽州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光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典礼上,与会领导嘉宾为第三届徽学学术大会大学生征文比赛获奖代表颁奖。复旦大学的黄雨晨、黄山学院的张丰瑞、安徽大学的廖锦清、安徽师范大学的许雪昕代表获奖者发言。

 

本次大学生征文比赛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反响热烈,共收到全国100多所高校的398篇投稿。经专家评委评审,最终评选出60篇获奖文章,获奖作品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湖南、山东、安徽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38所高校。

颁奖典礼过后,复旦大学历史地里研究中心教授王振忠作题为“无徽不成典:明清以来的徽州典商与江南社会”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王振忠教授以“无徽不成典”为主题,系统梳理了明清以来徽州典商在江南社会中的历史角色与文化影响。报告指出,徽州典商凭借专业识宝能力与经营智慧,在江南典当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无徽不成镇”的经济现象。他们不仅推动城镇发展,也因高柜台、冷面孔和精明算计的形象,在民间文学与社会舆论中常被称为“徽州朝奉”。报告还揭示了典当业严密的组织制度、专业的物品鉴定技能及其与官府的密切关系,同时强调典当业在调剂民生、促进商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后,报告辩证评价了徽州典商的历史地位,指出其体现了传统商业中的理性契约精神与文化素养

第三届徽学学术大会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社科联、安徽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指导,中共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承办,黄山学院、安徽省徽学学会协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新时代徽学发展”为主题,设置了专题调研、徽学研究成果展示、专题片《千年徽州百年徽学》、大会主旨报告、圆桌论坛、平行论坛、黄山学院“我眼中的徽州与徽州文化”大学生征文颁奖典礼等多种形式。旨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会特邀专家30人,与会学者80人;《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学术界》《江淮论坛》《安徽史学》等期刊编辑,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社科联、安徽大学、黄山市委市政府、黄山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另有大学生征文获奖作者和青年师生代表参会。

在三个平行论坛研讨环节,我校党委原书记、安徽省徽学学会顾问汪良发,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芳正,文学院教授戴元枝,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彭志明,黄山学院安徽非遗中心副研究员赵懿梅等,以不同身份参加相关论坛,或主持、评议、发言交流,围绕新时代徽学研究的理论实践、徽派建筑传承创新、新安医学与徽州“非遗”创新发展,展示最新徽学研究成果,为论坛的学术研讨注入我校智慧与力量。

撰稿、摄影:沈平平;责任编辑:赵睛;审核:汪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