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微尺度网格计算实验室获得国家文化部科技提升项目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5-06-24浏览次数:706

    近日,我校微尺度网格计算实验室负责人王雪飞老师主持申报的“古村落历史文化的数字化仿真实现”,获得2015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立项,资助金额60万元。
    该项目重点解决文化领域关键性、前沿性、重大共性技术问题,以全面发挥科技进步在文化建设中的支撑、提升和引领作用为宗旨。研究以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与场景再现难题为突破点,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古村落文化形态的数字化与仿真化,以更全面与逼真的方式重现村落文化。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古村落文化保护的科技应用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性意见和可借鉴的应用模型,提高古村落文化保护科技应用意识,提升我国古村落文化科技应用整体水平。 
    2015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共立项9项,其中华中师范大学、黄山学院和长春建筑学院等高校3项,文化部信息中心、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等6项,我校首次获得国家文化部科技提升项目立项。
    微尺度网格计算实验室依托我校科技中心,由国家财政支持(230万元设备)、国家文物局资助项目、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与安徽省资助项目(约85万元),结合联合测试分析中心形成了目前的体系建设,完成了具有200TB存储与1TB流数据处理(计算)缓存机系统建设,并具有近4000个WSN系统、全球卫星多格式数据图像等数据,构造探测-测量数据的古村落结构分析数据平台。
    微尺度网格计算实验室团队成员先后发表相关论文八十多篇,研究生与本科生组成的小组具有16项软件著作权与3个专利。同时团队主持与完成了国家文物局、文化部科技创新、省级项目等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