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徽州文化研究取得新佳绩——我校教师首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4-10-16浏览次数:893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2009—201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的通报”,我校思政部马勇虎教授发表于《近代史研究》杂志的论文“乱世中的商业经营——咸丰年间徽商志成号商业账簿研究”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社科类)论文类二等奖。
  据悉,此次全省仅有17篇论文获二等奖,我校教师首获此类奖项。

  “乱世中的商业经营——咸丰年间徽商志成号商业账簿研究”刊发于《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5期。所研究的志成号商业账簿现藏于我校图书馆。账簿完整地记录了志成号历年进货销售开支结算银钱兑换等经营活动,较为细致地展示出咸丰年间徽商经营的具体形态还详细记载了志成号历年上交厘金地方规费的种类和数额以及银钱兑价从中得以了解商业经营与地方市场地方社会的关系和咸丰朝持续多年的社会动乱造成商业经营的环境恶化,徽商经营效益显著下降,商业经营异常艰难等情况该文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论文主要观点被《2010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转述、评论。

  徽州文化研究是我校重点学科之一。学校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徽州文书的收购,累计收购的徽州文书已达8万多件(份),成为国内收藏徽州文书的主要机构之一,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我校还组织专家研究整理所藏文书,影印出版了《中国徽州文书》(民国卷)10卷,为徽州文化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珍贵资料,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汪柏澍教授《徽州土地买卖文契研究》、冯剑辉副教授《徽州家谱宗族史叙事冲突研究》等新著以及马勇虎教授此次获奖论文,均是利用我校徽州文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这些前期研究基础上,我校教师积极申报徽州文化研究课题,近五年来相继成功申报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十多项。如方利山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究》、马勇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业账簿与近代徽商经营实态研究》等。学校将继续依托地处徽州的优势,整合研究资源,力争在徽州文化研究领域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