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我校“行知讲坛”第七十七期在文端楼一楼报告厅举行。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吕顺清教授作“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斑鳖”主题报告,科研处及该院师生近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吕顺清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与团队成员从事斑鳖保护研究以及人工繁育13年来的历程和体会。他详细介绍了目前斑鳖的生存现状、保护斑鳖的艰辛努力以及斑鳖人工繁育的历次尝试等内容。他表示,由于环境遭到破坏以及人们对斑鳖的认识不足,导致对斑鳖的保护不够及时到位。在经历五次斑鳖人工授精失败后,他虽对此表示遗憾,但更多表达的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他认为科学研究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要保持持之以恒的决心,时刻注重科研过程的规范,并且他表示会坚持对此项工作的研究,继续做好斑鳖的发现和保护工作。此外,他还谈到物种濒危大部分是因人类行为破坏了生物栖息地而导致数量的急剧减少,因此呼吁同学们要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科研能力,将来积极投身到生态保护和研究的队伍当中。
吕顺清,理学博士,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理事、安徽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分类区系特别支持费项目、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科学院西南创新基地项目的一级课题,以及香港海洋公园保护项目(国际合作)。目前正参与我国濒危动物扬子鳄和斑鳖的保护工作,以及全国两栖动物观测工作。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参与编写专著9部。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次。
(撰稿:生环学院 王雅楠、李若男 ;摄影:生环学院 余涵;审核:生环学院 吕顺清;责任编辑:宣传部 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