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作巡礼】机电工程学院:校地企深度融合,机电控协同发展,着力培养“工匠型”制造业工程技术人才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10-22浏览次数:422

  机电工程学院自2008年自动化专业招生以来,已发展成集“机、电、控”为一体的工科学院。在10年的办学历程中,该院根据我校“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质量工程项目为契机,以校地企深度融合为途径,以优势专业为龙头,以机电控协同发展为手段,以培养制造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匠心筑梦”为座右铭,全面推进该院特色构建与凝练。


以质量工程项目为契机,构建和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以自动化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作为支撑,申报并获批了安徽省首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启动和确定了校地企深度融合、机电控协同发展的“3+1”就业零试用期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面向工程、提高素质、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专长”教育理念。在企业深度参与下制定了行业专业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构建了以知识转化为目标,项目驱动为手段,突出一体化综合课程体系、多学科知识融合的新型专业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能力、创新精神和意识得以螺旋式提高。自2014年以来,该院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了近千名毕业生。


校企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打造体验式实验环境

  机电工程学院以突出工程应用为前提,以行业专业培养标准为准绳,在实验室建设中一方面注重为学生打造职业化体验式实验环境,以更好地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学习到行业前沿技术,使学生学有方向、做有目标,强化专业特长培养。该院先后与国际国内行业内技术领军企业合作,共建了搅拌(线性、惯性)摩擦连接重点实验室、远程网络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其中远程网络化柔性测控技术综合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12月获批安徽省首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强化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排忧解难,提升教师工程应用能力

  机电工程学院注重科研平台建设,现已建有省级科研机构“仿真设计与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级重点研究机构“黄山市数字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重点研究机构“自动化研究所”、“搅拌(线性、惯性)摩擦连接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技术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有效提升了教师科研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该院目前已获授权国家专利1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并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工作,如搅拌摩擦连接专利技术已成功实现转化。

  该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采取与地方职能部门合作或主动走访企业等方式与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如与黄山市科技局联合举办“机电行业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一方面与企业联合申报纵向项目10余项,提升了企业科研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听取企业在产品生产中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和需求,对症下药签订多向横向课题,开展技术攻关或技术咨询,不仅为企业排忧解难,实现了合作共赢,而且提升了教师工程应用能力,反哺教学,该院已有两名教师评聘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

  该院还先后选派三名教师在学校首个“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昌辉股份公司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挂职锻炼,有效地推动了“双能型”教师培养。




优化企业群,构建“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条龙育人机制

  多年来,机电工程学院立足行业,加强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并把合作重点放在行业内集团式和股份制知名企业上,先后与格力集团、康师傅饮品集团、伊利集团、南京科远股份、致信集团、昌辉股份、瑞兴科技、万豪酒店集团、首旅集团等近60家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联合培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和优化了稳定的实习与就业基地企业群,探索和实践了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条龙育人机制,合作企业对该院学生实习与就业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如自动化专业依托万豪酒店集团、首旅集团旗下近50家酒店工程部,面向“酒店工程自动化”专业方向,开展了多年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倾力打造创新平台,弘扬“工匠精神”,强化专业特长培养

  多年来,机电工程学院充分利用校地企各类平台,加强学生职业化、行业化、专业化教育和培养。该院与省市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合作,面向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至今已有近千名学生分别获得“化工仪表维修工”、“数控加工技术”等国家高级三级职业技能证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强化学生“精益、敬业、专注、创新”的内涵培育。该院常态化组织校级或院级“工程应用系列竞赛”、“金工实训竞赛”,扩大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覆盖面。为加强学生个性化、专业化培养,该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活动,该院学子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其中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奖项近40项;在“’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凌翔杯 ”安徽省机器人大赛大学组、“炜煌”杯安徽省大学生单片机应用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数十项。


 


服务地方,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搭建各类实践育人平台,在服务地方中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先后与老街街道办事处和屯溪现代实验学校合作,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各项服务地方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中,每周给孩子们送去的内容丰富有趣的“科技小屋”——科普小课堂,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利用暑假和周末期间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暑期三下乡”和其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老人,赴老年公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爱护环境,主动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多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的宣传报道,志愿服务工作也获得了学校多项奖励。

  学生在活动中将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有力推动了该院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



 


校地企深度融合,机电控协同发展,共筑匠心梦

  校地企深度融合,机电控协同发展,共筑匠心梦,取得了丰硕成果。“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2年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致力教师发展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探索与实践”2013年获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团队“和省级重大教研项目“校企合作网络开源化柔性测控技术综合实训平台及育人机制的共建研究与实践”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该院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