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创建于1985年,是我国最早开展旅游高等教育的十一所院校之一。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1124”体系即一个宗旨(立德树人)、一个目标(国内一流,亚洲领先,世界知名”)、两手抓(党的建设和学科建设)、四个特色(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国际化办学),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砥砺前行33年 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旅游管理专业2004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本科教改示范专业,2008年被评为为安徽省首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同年获批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和安徽省旅游类实验实训中心,2010年成为安徽省应用型本科同盟旅游管理类牵头单位,2012年成为安徽省旅游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013年成为安徽省旅游类卓越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教学质量认证(UNWTO-TedQual),2016年获批安徽省旅游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旅游学院现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方向)、会展经济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以及2个中外合作项目,分别是“旅游管理”2+2(中韩合作)和酒店管理4+0(中法合作),在校学生2600余名。其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会展经济管理均为省内高校首办专业。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年轻化、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讲师17人、博士14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级模范教师1人,教学名师1人,优秀教师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坛新秀3人,省级星级饭店评审员1人,国家导游资格考试面试考官6人,国家级烹饪评委2人,特级烹调师6人。经过多年发展,在全国建立几十家实习就业合作单位,聘请在相关领域知名业界导师参与教学和人才培养。与法国、韩国、美国、荷兰、香港、澳门、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院校和学术团体进行了积极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五年来,旅游学院学生就业率连续达95%以上。
校地协同共搭平台 产教融合双元育人
旅游学院充分与企业、行业和地方合作,不断拓宽领域,积极与万豪国际集团、石油阳光酒店集团、黄山中海国际旅行社、雨润高尔夫酒店集团、黄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等企业加强合作,在项目立项、人才输送、职业培训、学生实习与就业等方面进行具有长效机制的合作,体现应用型专业发展的特色。深化校企战略合作,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坚持以市场导向的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寻出一条符合该院实际院情的发展之路。近年来,共有26人次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共有8人次企业兼职教师给学生授课。每年邀请企业嘉宾讲座近二十场。
2016年7月,由安徽省旅游局组织的“安徽省旅游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人才培训服务项目”面向全省旅游类教学培训机构招标,经费80万元。旅游学院认真准备,积极应标,在与全省众多具有旅游专业的高校和培训中心的竞争中,成功中标。先后开展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安徽省旅游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研究项目”“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
旅游学院赴歙县开展校地合作
国际合作日趋成熟 国际认证顺利通过
旅游学院为了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对外影响,促进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的不断进步,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持续与法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所大学进行广泛的师生国际交流,开拓国际化办学视野。近年来,旅游学院共计派60多人次赴美国、法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教育访问和学术交流。包括与境外院校的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海外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实习、就业等,不断学习国外、境外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加强深度合作,联合申报课题和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利用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合作办学,不断加强与法、韩、德等高校的合作。2014年开始与法国瓦岱勒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商学院合作办学的中法酒店管理(4+0)班,目前第一届学生即将毕业;与韩国又松大学、韩瑞大学等多所大学持续进行2+2共同培养学生工作。
2015年9月21日至24日,世界旅游组织认证专家安东尼•卡尔斯来旅游学院进行为期4天的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现场考察(UNWTO TedQual certification)。联合国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系统是旅游教育与培训的质量评估系统,致力于评估旅游院校能否在专业领域中为学生提供高标准的专业教育和实践训练,将旅游教育质量提升到更高平台。得到此项国际性认证的院校,能在第一时间共享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的全球旅游资讯,对旅游院校把握全球旅游信息,紧密联系行业,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2016年3月7日,接到来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正式通知,通过各方综合评估,正式授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旅游方向)和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为期三年的教育质量认证。
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专家安东尼到校开展现场评估
“三大课堂”成效显著 专业特色日益彰显
旅游学院整合办学资源,加快专业内涵建设,通过整合或调整,使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布局更加合理。开展了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和会展经济与管理毕业设计改革工作。一是改革指导模式,由原来单个学生论文转变为学生团队作品,由单纯的专业教师指导转变为技能教师加理论教师加校企合作指导的“1+1+1”模式,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二是创新毕业设计形式,由之前的毕业论文转变为“论文—实物(产品)”相结合,即立足专业岗位,全真模拟企业从产品设计开发到设计及营销的整个流程,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
会展专业实习生参与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接待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教室课堂)、课外活动(校园课堂)、社会实践(社会课堂)“三个课堂”实践育人功能,努力实现“三个课堂”在内容、师资和条件方面的融为一体;打造创新创业、素质拓展、虚拟实践“三个实践平台”,加强平台间的协同联动。不断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初步实现了“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厚植创新创业教育的土壤。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旅游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大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4项,优秀奖3项,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6项、校级28项。2017年学生参与校级和院级活动722人次,其中一等奖131人次,二等奖268人次,三等奖30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