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第三届“十佳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风采展示】之五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2-02-19浏览次数:423

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与创意策划实训平台

  

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与创意策划实训平台建成于2015年上半年。平台包括文化创意与策划实训室和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实训室。文化创意与策划实训室主要用于锻炼学生的创意策划、影视产业经营管理等能力。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实训室主要锻炼学生项目策划和经营管理能力。设备投入基本能满足创新创业实践及教学需求,使用科学规范。

  

  

平台拥有一支学历、职称结构较合理的实训师资队伍。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2人。全部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依托平台成功申报了2015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一般研究项目(SKHS2015B03)《突出行业和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路径研究》1项。

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与创意策划实训平台主要用于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实训。综合性实训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利用市场营销模拟软件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等综合性实训;二是利用文化项目管理模拟沙盘进行文化项目的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等领域经营管理能力的锻炼。平台建成以来,年时数800以上,实验开出率100%,基本满足了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影视产业经营管理、动漫与数字产业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实务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锻炼了学生的项目管理、创意策划、经营决策等多种专业实践能力,深受学生好评,为学生更高层次学习打下了基础。

  

  

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参赛同学在相关活动多次立项、获奖。自2015年以来,平台师生共主持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平台教师指导的作品《无邪》获得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

近年来,平台与歙县牌坊群鲍家花园开发有限公司、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文化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调研考察、专业实习等形式为其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和歙县牌坊群鲍家花园开发有限公司的合作获得了2017年歙县政府颁发的校地合作一等奖,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效果良好。

    

“南岸”实训基地

  

“南岸”名称源于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寓意青春、活力、希望。“南岸”实训基地是在《南岸》文学期刊基础上创立的。《南岸》创刊于2015年,期刊最大亮点是每篇发表的作品都有专业指导老师指导并附上指导老师评语,作者和读者鉴赏和创作水平得到了双重提高。

  

  

近年来,文化与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致力于将《南岸》文学期刊打造成集“文学创作”“杂志编辑”“话剧表演”“影视剧创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平台。目前平台初具规模,建设成效显著。包括“南岸文创部”“南岸杂志社”“南岸影视部”等三个部门。

南岸文创部为酷爱文学且有志于原创文学创作的同学提供实践平台。该平台每周开展一次活动 ,大家集中在一起,就某些热点话题自由讨论,充分发挥“大脑风暴”的优势,在观点与观点的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在此基础上创作文学作品,重点是影视剧作品,为南岸杂志社和南岸影视部提供优质剧本。

  

  

“南岸杂志社”以“立德树人,文以传道”为宗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鉴赏和写作文学作品的能力。它面向文传全体学生征稿,由平台团队编辑而成,在学院内部发行且与校内外相关期刊相互交流。

南岸影视部从事舞台剧和微电影创作。学生将文创部和杂志社的优秀原创文学作品搬上舞台或改编成影视剧作品,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创作的场上性和影像转化能力。

三个部门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咱戏文的三驾马车”。

“南岸”实训基地建成后,在“文学创作”“杂志编辑”“话剧表演”“影视剧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平台的建设成效。

《南岸》自2015年创刊至今出刊21期,每期发表十多篇作品,粗略估计共有200多位作者在期刊上发表过作品;期刊在文传学院内部征稿,在文传学院各班级发行。据不完全统计,读者至少超过5000人。

自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度AB类赛事的奖项共19项,获奖作品形式多,微电影、纪录片、影评、剧本、话剧表演应有尽有。国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若干。

  

  (供稿:创新创业学院;审核:宣传部 乔根;责任编辑:宣传部 徐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