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学校“行知讲坛”第三讲在南区二教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报告由生环学院黄松教授主讲,主题为“野外遇到蛇怎么办”。校党委书记汪枫、科研处处长唐鑫生、生环学院及其他学院近200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生环学院院长吕顺清主持。
报告会上,黄松向大家分享了近年来自己与其科研团队在蛇类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野外工作的经验和趣闻。他指出,黄山本地的蛇类共49种,比较常见的毒蛇有蝮蛇、尖吻蝮、竹叶青、眼镜蛇、银环蛇等,不同种类的蛇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和不同的毒性,遇见人类时的反应也有所不同。黄松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告诉学生们在野外遇到蛇以后该怎么应对、被咬伤后该怎么进行救治以及处理蛇伤的一些认识误区,最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去野外应做好哪些保护措施。整场报告会内容丰富,现场气氛活跃,会后同学们积极地与黄松教授互动。通过此次报告会,同学们对蛇以及蛇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黄松为生环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博士,主要从事蛇类学、动物系统分类与亲缘地理、保护遗传学的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项目3项,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