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初心使命、担当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黄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组织“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深入黄山市歙县王村镇多个村落,通过家电义务维修、环境整治、防溺水宣传、“七一”党日活动等多元实践,用青春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温暖与活力。
家电维修:以技惠民,增添更新动能
活动期间,家电维修始终是团队服务的“核心项目”。从王村村到烟西村、上店村,队员们化身“家电医生”,为村民检修电风扇、电饭煲、电磁炉等常见电器。面对故障家电的老化线路、损坏零件,他们分工协作:拆卸检查、排查故障、更换调试,逐一攻克技术难题。在烟西村,烈日下的临时帐篷里,队员们专注修理村民送来的电扇,最终让一台台“罢工”的电扇重新转动,送出清凉;在上店村,连续多日的实践让队员们技术愈发娴熟,面对村民的需求,他们以更高效的服务让故障电器重焕生机。活动尾声,仍有村民带着旧电饭煲、电扇赶来,队员们耐心检修,听到电器“叮”的运转声时,村民粗糙的手紧攥队员连声道谢,成为活动中最温暖的注脚。据统计,团队累计修复近百台家电,既为村民节省了维修开支,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修旧利废”的环保理念。
环境整治:扮靓乡村,共绘“高颜值”画卷
为助力乡村环境焕新,团队成员化身“清洁能手”,穿梭于村道巷陌与农家院落。在王村村,他们分工打扫街道、清理卫生死角,让杂乱空间重归整洁;在烟西村,队员们手持工具清扫落叶、捡拾杂物、擦拭公共设施,汗水浸透衣衫却热情不减;活动最后一天,卫生打扫组依旧活跃在村落间,清理垃圾、擦拭门窗,不放过任何卫生死角。村民们看着焕然一新的公共空间,纷纷竖起大拇指:“孩子们把村子收拾得这么干净,看着就舒服!”团队用行动为乡村“颜值”加分,也以身体力行倡导了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防溺宣传:守护安全,筑牢生命“防护网”
针对夏季溺水事故高发问题,团队将防溺水宣传作为重点任务。在烟西村和上店村,队员们走街串巷发放精心准备的防溺宣传传单,结合当地河流水域特点,耐心向村民讲解私自下河游泳的危险性、溺水自救与急救方法,并特别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天气热了,娃们总想着去河里玩,你们讲得清楚,我们记在心里了!”一位村民的话道出了宣传的成效。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资料,团队有效提升了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溺水安全意识,为乡村暑期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七一”党日:初心如磐,凝聚奋进力量
7月1日恰逢建党节,团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受邀参与王村“七一”党日活动。活动现场,鲜艳的党旗迎风飘扬,队员们与村民共同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村落间回响。“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党的伟大,也更明确了作为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一位志愿者在活动后表示。此次特殊的党日实践,将党建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坚定了队员们“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让乡村党员与青年学子的纽带更加紧密。
从技术服务到环境改善,从安全守护到思想共鸣,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实际困难,更让队员们在实践中锤炼了本领、厚植了情怀。“村民的笑容和感谢,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团队成员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专业技能和奉献精神投身社会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撰稿:方淼晖;摄影: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会;责任编辑:游闪闪;审核:张爱民 赵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