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全国首届革命根据地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06-19浏览次数:779

6月16-18日,由黄山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处承办的“全国首届革命根据地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在黄山市举行。来自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近40位革命史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研讨革命史研究的相关问题。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庆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李庆宏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他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可以从革命历史中汲取营养。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是为了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是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让更多人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他表示,各位专家聚焦革命根据地社会各方面的变迁,深度解读革命战争时期的社会政策,必将极大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金铮,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景文,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何家伟分别致辞。李金铮指出,革命根据地研究大有可为,华中根据地、新四军历史研究大有可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对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需要下大力气加强对革命根据地的学术研究。革命根据地史的学术性及研究的创新性应该备受重视。

曹景文认为,要深挖史料、拓展研究范围,注重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要挖掘革命史的当代价值,服务于思政课教学;要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各地的研究力量要加强合作,变分散为集中。

何家伟指出,革命根据地是目前学术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版块,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符合学术性党史的发展趋势。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围绕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盐业问题、华北根据地的劳武结合与战时生产、淮北苏皖边区的征粮工作、陕甘宁边区的统一累进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农村副业生产、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地形改造与社会动员、鄂豫边区游击根据地的发展路径、抗战时期中共主力部队的军事技术训练、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公安保卫工作、新四军参谋地位确立的制度考察、根据地经济政策、根据地日常生活的研究等问题开展了五场研讨。会上氛围热烈,专家们就各自的研究选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与会相关专家还对参会论文进行了评议。

本次研讨会为国内从事革命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我校在革命史研究领域与其他高水平院校的对接与合作,扩大了我校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会议论文成果对于更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也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云峰;摄影:马克思主义学院;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芳正;责任编辑:宣传部 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