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确保该课程于秋季学期顺利开设,8月9日至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汪枫,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德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赛,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张小明,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职教师及部分思政课兼职教师参加集体备课会。集体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负责人主持。
汪枫在开班式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党委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办好思政课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全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此次集体备课会,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办好思政课系列讲话精神的一次深度学习,更是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一项坚实举措,必将推动我校思政课建设步入新台阶。
就办好学校思政课,开好新课程,他指出,一要强化理论武装,用好铸魂育人的思想武器;二要强化责任担当,办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三要坚持固本强基,全面夯实思政育人阵地;四要凝聚育人合力,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五要夯实思政队伍,锻造铸魂育人“铁军”。对办好集体备课会,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突出主题,学出使命担当;二是知行合一,学出过硬本领;三是严肃纪律,学出优良作风。
张德学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为持续提升水平,巩固学习效果,要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上好这门课的底气;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不断增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和实践,不断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张小明从政策依据、课程描述、学习目标、开课安排和工作保障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设置情况作了具体说明;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集体备课会活动安排情况。思政课教师代表吴云峰教授作了表态发言,表示要积极投入集体备课中,学好、用好、讲好新思想。
本次集体备课会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历史地位为中心展开,安排了专题讲座、研学考察、示范教学展示、交流研讨等环节。
在专题讲座环节,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祥兴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聂圣平,安徽省委讲师团理论宣讲专家库成员、黄山市委讲师团团长余永海,应邀分别作了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专题辅导报告。
在示范教学展示环节,孙海霞、朱哲恒、汪艳琴、吴兆云、王东楼、陶小兵、程天明等七位教师精心准备,围绕课程体系,依托教材内容,作了专题讲解和展示,进一步提升任课教师对课程的认知和把握度。交流研讨环节,吴兆云、王薇等五位教师代表围绕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围绕教材体系安排、重难点把握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他们还分享了各自参加安徽省2022年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活动的学习收获。
集体备课会还组织了以“追寻伟大建党精神,坚定育人初心使命”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参观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瞻仰了谭家桥战斗烈士墓地,考察了谭家桥战斗战场、指挥台遗址。
本次集体备课会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排紧凑,效果显著。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集体备课,加深了对该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拓宽了思路,提升了能力,增强了教学自信,为下一步更加有效开展课程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同时,在202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开课学期为第五学期,学分为3,总课时为48。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学校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东楼 程天明 摄影:宣传部 赵睛 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