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科技之光 耕读讲坛”首期开讲 青年科学家带屯溪学子解密大气“隐形密码”​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10-20浏览次数:33

10月15日下午,由共青团黄山市委、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及黄山市少工委联合主办的“科技之光 耕读讲坛”--青年科学家进校园系列活动第一期,在屯溪五中圆满落幕。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教师洪新华博士担任主讲人,以“解密空气的隐形密码--超光谱遥感带你揭开大气的面纱”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前沿科技科普课。

讲座伊始,洪新华博士以一个生动比喻引发全场好奇:“空气就像一本用‘隐形墨水’写成的书,二氧化碳、臭氧等成分藏于其中,影响着天气、气候与健康,而科学家如何‘读懂’这些密码?”这一问题迅速点燃同学们的探索欲。随后,他深入浅出地讲解超光谱遥感技术原理,将卫星、地面仪器比作“超级眼镜”,形象阐释其如何捕捉阳光穿过大气时留下的“指纹”,进而解锁空气中的隐藏信息。

在介绍卫星作为“太空侦探”的作用时,洪新华博士结合光学原理,通俗解读卫星在数百公里高空捕捉地区大气成分“蛛丝马迹”的过程,让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易懂。同时,他还分享了我国遥感技术领域的重大成果--自主开发的碳监测卫星TanSat,其搭载的二氧化碳高精度反演算法,首次实现多模式下的全球二氧化碳高精度探测,直观展现了守护蓝天背后的“中国智慧”。

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围绕超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景、我国遥感技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等问题积极提问,洪新华博士均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一名同学在课后表示:“以前觉得大气科学很抽象,这次讲座让我真切感受到科学的魅力,现在对超光谱遥感技术特别感兴趣,未来想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据悉,洪新华博士不仅学术成果丰硕,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还担任重要学术期刊独立审稿人;在教学领域同样成绩突出,多次斩获教学比赛奖项,指导学生在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学术创意大赛中屡获佳绩,其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为讲座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次讲座不仅有效激发了同学们对大气科学与超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趣,更为培养未来科研人才播下希望的种子。后续我校将持续举办此类科普活动,为学生搭建接触前沿科学的平台,助力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撰稿:王秋阳;摄影:牛嘉琪;责任编辑:沈平平;审核:万志兵 赵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