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提升学科交叉融合视野,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4月17日,黄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横江校区教学楼多功能厅举办"为不可预见的未来做好可预知的准备"主题讲座。浙江理工大学二级教授裘松良受邀担任主讲嘉宾,院长胡建伟、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刘双四出席活动,2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裘松良教授通过系统理论框架与实证案例解析,深度剖析了全球化背景下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趋势。他以数学模型为切入点,阐释了非线性发展环境中风险预判与路径规划的科学方法论,强调当代大学生应在强化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主动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应对不确定性的战略思维。通过详实的行业转型案例,裘教授进一步论证了数理基础能力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关键支撑作用。
在互动研讨环节,裘教授针对"学科交叉能力培养""职业赛道选择策略"等学生关切问题进行了专业指导。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模拟职业发展轨迹,他建议学生建立动态优化意识,将阶段性学业规划与终身学习理念有机结合。
本次讲座作为学院"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与职业认知。通过引入高水平学术资源,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数理学科社会价值的理解,更激发了其主动规划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培养具有战略视野的创新人才营造了良好生态。
裘松良,杭州市富阳区人,浙江理工大学二级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浙江理工大学校长、浙江省应用数学研究会第4-6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兼高教分会副会长等职。长期从事拟共形理论、解析函数、Ramanujan模方程、特殊函数等领域的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数学年刊》、Proc. Amer. Math. Soc.、SIAM J. Math. Anal.、Math. Comput.、J. Comp. Appl. Math.、Constr. Approx.、J. Math. Anal. Appl.、Archiv der Mathematik、Pacific J. Math.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61篇,与他人合著、由Elsevier Sci. B.V.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完成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国际数学联盟CED基金等多项国内外科研课题,以及多项国家和省级教改课题。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浙江省教委(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浙江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国家高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撰稿: 李欣妍 汪崇荃;摄影:向欣羽 吴雨菲;责任编辑:游闪闪;审核:胡建伟 赵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