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台,一只电烙铁,一卷焊锡丝,一块万用表,一生义务维修情。今年是信息工程学院家电维修队走过的第18个年头,秉承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初心,信息工程学院家电维修队带着专业知识和技能,行走在徽州大地上,在志愿服务中不断增强责任感和意识感,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服务地方 锻炼自我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暑期在歙县开展维修志愿服务的时候,村民们翻山越岭将家里年久失修的家用电器搬到维修现场,对我们寄予期望。当部分电器因为零件缺失而难以维修的时候,村民们也会十分体谅,鼓励我们,不断表达感谢”。对于家电维修队队长、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杨振之来说,加入这支志愿服务队是他大学生涯中精彩而珍贵的体验。
家电维修队自2005成立以来,已服务周边社区居民以及学校师生约8000人,共修理常用电器万余件,修复率达80%以上。此外,下乡过程中精准入户,宣传用电安全和反诈知识。深入农村,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网络普及等问题的社会调查。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状况,体察民情,了解国情。
百村千户 感恩乡情
“这样的服务特别方便我们老年人,青年志愿者为我们义务服务,为他们点赞!”歙县渔梁社区的李奶奶的两只电饭煲都被修好了,在得知是完全免费之后,李奶奶激动不已,向志愿者握手表示真诚的感谢。该团队主要维修台灯、电热水壶、电吹风、电风扇、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等常用小家电,为居民解决了闲置电器“留着占地方,丢掉又可惜”的问题。
依托家电维修队,信息工程学院于2015年10月建设“百村千户”家电维修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品牌化活动将家电维修送到社区、乡村,引领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操作与服务能力。项目自设立以来,与歙县团县委、屯溪区戴震路社区、柏山社区等达成深度合作,并探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志愿服务体系。
服务师生 感念师恩
为帮助全校师生解决电脑等电器故障的 “急难愁盼”问题,该团队还坚持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三点半到五点半,在校内开展“服务师生、感念师恩”义务维修活动。学校师生纷纷将需要维修的电器送到维修点,志愿者们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初步判断电器损坏的原因,现场开放式维修,耐心讲解电器损坏原因。志愿者们一致表示,能为师生服务感到很快乐,也体味到劳动后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据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方淼晖介绍,家电维修队过去两年共开展服务28次,参与志愿者共356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2240小时。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同学们丰富了生活体验,培养了公民意识,提高了组织和协调能力,提升了专业素养,增强了自信心和荣誉感。
一直以来,信息工程学院把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从组织方式、活动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升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有效覆盖面。团队指导老师表示,下一步,团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与时俱进深化拓展学雷锋活动,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撰稿:信息工程学院 方淼晖;摄影:信息工程学院;审核:信息工程学院 刘承红;责任编辑:宣传部 赵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