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29日,以“创新赋能防灾减灾,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5防灾减灾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我校旅游学院张俊香教授,建筑工程学院邢艳冬博士、胡峰博士应邀参会。张俊香在“多灾种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分论坛作题为“新安江流域多灾种复合风险传递与跨区域协同治理研究”的专题报告。
报告以2024年黄山特大暴雨引发的灾害链为切入点,聚焦新安江流域水文、地质与气象等多灾种复合风险下的多尺度传递机制,立足灾害在时间、空间与行政尺度上的演进特征,系统剖析了灾害风险由上游山区向下游平原的层级扩散路径及行政分治下的协同困境。报告结合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实践,深入探讨了补偿机制在灾害情境下的适应能力与制度短板,提出了构建“风险共担型补偿机制”与联合预警响应平台的治理路径,旨在为我国生态敏感流域的多灾种防控与区域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方案。
会议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名誉会长马培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郑国光,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周国辉,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孙旭东出席大会主论坛并致辞。与会专家和嘉宾围绕防灾减灾、应急安全、城乡韧性、灾害预警、防灾技术等内容,探讨“关口前移、科学应对”的创新赋能防灾减灾救灾,致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会议的召开对促进防灾减灾领域技术交流,加快防灾减灾科技成果创新应用,激发灾害防御领域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创新创造热情都具有积极作用。
会议期间,我校旅游学院2022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9名学生参与了会务的服务接待等工作。
(撰稿:张俊香;摄影:会务组;责任编辑:赵睛;审核:金声琅)